avatar-img

廣論消文

42公開內容

廣論原文科判式整理、及簡略消文

全部內容
免費與付費
最新發佈優先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修行要能夠每時每刻 洞悉到自己的心靈在發生什麼事情, 並且善於引導自己的心走向正確的方向, 不停地棄暗投明。 學習覺照的第一步, 要先打擊最粗猛的煩惱。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要修行就要向內心鬥煩惱。 鬥煩惱的時候要當勇士,用盡最後一分力氣,也不要向煩惱屈服,死也要死在求取無上菩提的路上。 打定主意堅持到底就可以了,不要中途退怯。 煩惱是很厲害、很不好對治的,但是只要你不退,它就會退。 每天在佛前發誓非常重要,因為誓言會成為內心一種強大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一旦開始聽法,我們聽到師父的法音的時候就會直接注意到「聖教」,聖教在說什麼呢?這個就不是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這樣的問題了,聖教在說的就是一個解脫生死的問題。—廣海明月0343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所以現在旁邊人告訴你:「某人哪,你錯了!」你趕快感激他。世間的聖人尚且說「子路聞過則喜」,子路這個賢人,人家告訴他:「子路啊,某人你錯了!」哎呀,高興啊!感激啊!你曉得了錯你才能夠改嘛!—日常老和尚法語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世間的法,有這個東西,你得到了我就少了;我得到了,你就沒有了,是必定會生起諍論。 佛法這個東西妙不可言,我給了你,你固然好了,我更好;反過來,你給了我,我固然好,你更好,就這麼個好處,就這麼個好處。—師父的叮嚀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死盯著眼前的小事反覆串習的話, 就會變得好像很大。 就像眼皮上沾了東西, 看出去就會覺得很龐大, 但把它拿下來看, 可能還沒有芝麻大。 實際上到底 什麼事最大?生死事大! 什麼東西最急?修行最急!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對治煩惱就像治療一個大瘡一樣, 你要看著它,不要讓它潰爛, 不要讓它繼續惡化,要及時消毒。 這樣日復一日、年復一年精勤地努力, 終有一天這個大瘡會痊癒, 不再因為一點境界的碰觸,就痛苦難耐。 我們將永無生死之痛,成就無邊的善業, 像大威德一樣威風,掃蕩一切生死貧窮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想要達到生命深沉的寧靜和喜悅, 就必須戰鬥內心中那些亂七八糟的見解。 沒有用理性分析過的思路, 就像潰堤的河道一樣, 會造成災難。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CC Chen-avatar-img
2024/09/03
好 我努力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【希望新生‧ 四季法語】 下個決心讓自己幸福、快樂, 別習慣生活在憂悲苦惱 和各種情緒的糾結之中, 這才是真正漂亮的選擇!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【希望新生‧ 四季法語】 ★學習以法調心 學會用法調伏心, 學會用法穿越困境, 學會用感恩的心看待你所得到的一切 ——包括痛苦。 #福智文化︱#心閱網︱#心靈小語 #希望新生︱#四季法語︱#真如老師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教典是離苦得樂的舟航, 每一條理路, 都會消滅我們 內心中的非量、 建立合量的理路。 所謂的合量, 就是什麼是快樂、什麼是痛苦; 什麼是快樂的因、快樂的果, 什麼是苦因和苦果, 教典中廣泛無謬地 宣說這些真理。 ----✨《希望.新生》轉動內心之眼,大千則隨之改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佛陀教誡我們: 實際上痛苦是源於 我們內心深處的無明! 無明是內心對事物顛倒的認知, 產生了錯誤的判斷,而導致種種痛苦。 如果內心這根無明之刺不拔掉, 我們永遠都體會不到無苦的快樂。 ✨《希望.新生》轉動內心之眼,大千則隨之改變 !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人生就這麼短, 得在有限的時間裡取得最有用的訊息。 什麼叫做有用? 對眾生離苦得樂最有價值的、 不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的真理。 ---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CC Chen-avatar-img
2024/09/10
1
以前常聽到一句話,我們沒有選擇父母的權力,只能改變自己....看起來在佛學的定義裡是不一樣的. 隨喜班長.我明白了.無限生命裡的自己,是要靠自己去創造的.
1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因為有死亡,身體是不能帶往來世的, 它是像瓦器一樣脆弱不可依靠的東西。 不用在身體之上安立什麼很堅固的執著, 因為它就是會壞、就是會老、就是會變。 在生與死的思考之中, 我們要非常清楚—唯有「法」, 才是永久的依靠! ---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心之勇士│福智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注視死亡才知道該怎麼活 有人說:「不要一談佛法就談生死。」實際上必須注視死亡,我們才會知道該怎麼活著!——真如老師 —出處〡《希望.新生》四季法語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聖者之心,如照世明燈, 先教人覺察自心,明了種種得失、禍福的因由, 人們便可以修改痛苦及痛苦的因,廣種快樂及快樂的因。 如能潛心聖人之學,便是點亮自己的心燈。 這盞燈會照亮自己,也會照亮他人。 有一天,會照亮世界。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心之勇士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如果一開始學習佛法的目標很模糊, 不是為了希求一切遍智、 不是為了得到空性的智慧而學, 可能會無法忍受學習的艱辛。 因為這是勇士所走的路, 不為名、不為利, 只為解脫成佛! 是為了心中最純淨的那個夢想, 精進努力,無怨無悔。 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【希望新生‧ 四季法語】 當感覺到一個問題卡了你太久的時候, 要記住對佛菩薩祈求,然後要勤行懺悔、 服務大眾集資糧,資糧夠了的時候你就會超越。 所以要想辦法收拾難題,不要讓難題收拾你。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CC Chen-avatar-img
2024/10/06
1
1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廣泛的十善,猶如良田,長養一切善行。 戒律猶如強勁的不老松,高高挺立於生命的原野, 頭頂星辰,根深於大地。 我們的生命,沐浴行善、律己的德光, 每天都珍貴無比! 請善待這值遇了教法的美好的自己! —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心之勇士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avatar-avatar
22春103班部落格
發佈於廣論消文
善心是我們幸福的依靠; 不是對方給你多少理解、 給你多少安慰。 你自己的善意才是幸福的依靠, 也是幸福的起點。 ---引自《希望‧新生》四季法語│福智文化
Thumbnail
22春103班部落格-avatar-img
發文者
2024/09/02
謝謝您的提問,嗯,有點難回答喔~ 哈哈 三苦是從凡夫的感受上來講,我們覺得快樂的、痛苦的、乃至不苦不樂覺得很安逸的這些感受,佛菩薩帶我們一點點去理性分析,去思考,去看到這些感受背後的本質,或者說真相→苦諦所攝 無明為總→不明暸! 這個不明暸裡面又分為:業果愚、真實義愚,所以三苦的因總為無明(煩惱之源,煩惱別稱),因無明造感生死之業,在生死流轉中的特質是無常、苦性所攝。 無明、我執→凡夫感得六道生死流轉的根本因之一 (二因:業及煩惱,又以煩惱而為上首) 業果所引之苦→末學暫理解為"業果愚",對業果愚蒙,是一切惡趣痛苦之源。 隨世輪迴等流所引之五蘊煩惱等苦→不是很懂您這個部分的意思,等流→等流果(等流習氣) 等流所引之五蘊:還不太理解這個說法 行苦:法王如是定義說「被業和煩惱所生,被業和煩惱所牽動,因此沒有自主的本質,稱為行苦」 行苦有遷流不住義(無常-無法永遠保有),有粗重義(五蘊身不勘能善法→行善法會覺得累,閒聊會很起勁),有捆綁不自在義(永遠隨著煩惱跟業在轉) 師父在講記(2) 中如是開示"行苦": 行苦是什麼呢?【第五,謂初成取蘊,】只要一旦這個身體結生,現起來了,【即便生為行苦自性,以一切行為宿惑業他自在轉,是行苦故。 這行苦是什麼呢?就是說,行是不斷的在向前的改變改變,所以行是遷流義,遷是變遷,流是流轉,這個我們的身心,為什麼稱它叫「相續」呢?它不斷不斷地改變。我們得到一些快樂,我們希望它能夠恆常得到它,對不起,它不斷地在改變當中,不知不覺在改變當中,然後到最後消失掉了。這件事情的本身,雖然並沒有讓你感覺到很明顯的苦跟樂,但是因為它這東西永遠存在,因為這東西永遠存在,所以它下面所有的苦都跟著來了。而為什麼這個行會改變呢?因為我們感得的這個身體,是以前的煩惱跟業所感得的,所以永遠隨著煩惱跟業在轉,「他自在」是指這個,這個他自在就是煩惱惑業所感得的,對不起,那是行苦的特徵。